1984年進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長期從事酸雨化學、氣溶膠化學、光化學煙霧、機動車排放化學、室內污染和大氣污染控制的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具有很強的開拓創新思想和手段,完成和正在進行的多項研究工作為國內首創,如顆粒物酸度和酸化緩衝能力的分析和研究、新型固定源和流動源排放顆粒物採集和分析裝置的開發研製、揚塵再懸浮采集分析系統的研發、綜合性航測平台的建立等,具有把握國內相關研究領域發展方向和協調組織大型研究課題的綜合能力,是大氣化學和氣溶膠研究領域知名專家。1997年3月取得日本琦玉大學理學博士,1999年9月北京大學博士後出站。
主要成果
20多年來,作為負責人和主要參加者完成了國家攻關課題、國家863課題和國家973項目等課題報告書70餘部,計400餘萬字,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分別排名第3和第4)和三等獎2次(分別排名第2和第4),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獲得1999年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第三屆優秀科技工作者獎並被推薦參加2000年度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的評選。在日本和美國公開發行的學報級刊物、大型國際會議和國內公開發行的學報級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100篇,其中20餘篇為SCI和EI等引用,在其他公開發行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合計約200篇(其中第一作者近130篇,2000年後發表近80篇),撰寫和參加編寫專著10本。
社會兼職
兼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和博導、北京大學客座高級訪問學者、中國石油大學客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副秘書長兼常務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與健康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損害評估鑑定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顆粒學會理事、中國顆粒學會氣溶膠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氣象學會大氣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氣象學會大氣環境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環境與安全檢測儀器分會籌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境監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同時為大型國際合作項目中日韓酸性污染物長距離傳輸研究(LTP)課題中方總負責人。
目前承擔課題
1) “長江、珠江三角洲土壤和大氣環境質量變化規律與調控原理”的子課題“區域大氣複合污染的立體觀測”(973項目)
2) “燃燒源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控制技術基礎研究”的子課題“燃燒源可吸入顆粒物在環境大氣中的去除機制”(973項目)
3) “北京市可吸入顆粒物污染源信息平台構建和示範研究”(中國科技部平台項目)
4) “華北地區大氣污染對氣溶膠和雲微物理特徵影響的飛行觀測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5) “東北亞地區遠距離跨國界輸送空氣污染物研究項目” (國際合作項目)
近三年科研成果
(1) “北京地區有機微污染物中多環芳烴,含N、S、O雜原子致癌有機污染物研究” 項目獲2003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2) “車輛排放對長隧道內可見度的影響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項目獲中國公路學會2003 年科學技術三等獎
(3) 在日本和美國公開發行的學報級刊物、大型國際會議和國內公開發行的學報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100篇,其中SCI收錄約20篇
近三年代表性論文.
(1) Wei Wang, Hongjie Liu, Xin Yue, Hong Li, Jianhua Chen, Lihong Ren, Dagang Tang,
Shiro Hatakeyama, Akinori Takami, 2006. Study on Acidity and Acidic Buffering Capacity of Particulate Matter over Chinese Eastern Coastal Areas in Spring.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 11, D18207, doi:10.1029/2005JD006753
(2)Wang Wei, Liu Hongjie, Yue Xin, Li Hong, Chen Jianhua and Tang Dagang, 2005. Study on size distributions of airborne particles by aircraft observation in Spring over Eastern Coastal areas of Chin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2(3), 328~336.
(3)Akinori Takami, Wei Wang, Dagang Tang, Shiro Hatakeyama,2006,Mearurements of gas and aerosol for two weeks in northern china during the winter-spring period of 2000,2001 and 2002,Atmospheric Research, 82, 688-697
(4)Xu Jun, Zhang Yuanhang, and Wang Wei, 2006, Nume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s of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on ozone formation in Beijing urban are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3(4),605-614
(5)Shiro Hatakeyama, Akinori Takami, Wei Wang, Dagang Tang, 2005. Aerial observation of air pollutants and aerosols over Bo Hai, Chin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9(32), 5893~5898.
(6)Gehui Wang, Kimitaka kawamura, Shiro Hatakeyama, Akinori Takami, Hong Li, and Wei Wang,2007,Aircraft measurement of organic aerosols over china,Environ. Sci. Technol., 41, 3115-3120
(7)Masahiro Utiyama, Tsutomu Fukuyama, Kazuhiko Sakamoto, Hidekazu Ishihara, Atsuyuki Sorimach, Takeshi Tanonaka, Xuhui Dong, Hao Quan, Wei Wang, Dagang Tang, 2005. Sulfur dioxide dry deposition on the loess surface-surface reaction concept for measuring dry deposition flux.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9(2), 329~335.
(8)王瑋,陳建華,李紅,劉紅傑,岳欣,湯大鋼, 2005. 北京市交通路口大氣顆粒物污染特徵研究(II)-大氣顆粒物中非甲烷烴類化合物污染特徵. 環境科學研究, 18(2), 39~42.
(9)王瑋,岳欣,陳建華,李紅,劉紅傑,湯大鋼, 2005. 北京市交通路口大氣顆粒物污染特徵研究(III)-大氣顆粒物中多環芳烴污染特徵.環境科學研究, 18(2),43~47.
(10) 王瑋,胡永紅,劉紅傑,翟濤, 2005. 全流稀釋風道機動車排放顆粒物採集系統的集成及其流量控制和調節. 中國環境監測, 21(3), 13~17.
(11) Dong Xu-hui, Sakamoto Kazuhiko, Wang Wei, Gao Shi-dong, Isobe Yugo, 2004. Emission control for precursors causing acid rain(Ⅴ): Improvement of acid soil with the bio-briquette combustion a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6(5), 705~711.
(12) Atsuyuki Sorimachi, Kazuhiko Sakamoto, Mio Sakai, Hidekazu Ishihara, Tsutomu Fukuyama, Masahiro Utiyama, Hongjie Liu, Wei wang, Dagang Tang, Xuhui Dong and Hao Quan, 2004. Laboratory and field measurements of dry deposition of sulfur dioxide onto Chinese loess surface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Technology, 38, 3396~3404.
(13) 王春傑,王瑋,湯大鋼,崔平, 2004. 車用乙醇汽油和無鉛汽油對電噴汽車排放性能的影響. 環境科學. 25(4), 113~116.
(14) 張仁健,王自發,王瑋, 2004. 青島、合肥和北京三城市沙塵天氣的長期變化趨勢. 過程工程學報, 4(增),721~725.
(15) 張仁健,王瑋,王自發, 2004. 北京大氣氣溶膠乾沉降和質量濃度的季節變化特徵. 過程工程學報, 4(增),750~753.
(16) 劉大錳,王瑋,李運勇, 2004. 首鋼焦化廠環境中多環芳烴分布賦存特徵研究. 環境科學學報, 24(4), 746~749.